栏目列表
谈彩色水笔在“设计•应用”教学中的技法特性与审美趣味
发布时间:2017-03-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马郁茜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关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目标明确指出学生通过“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活动,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重视工具材料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并切实地与设计应用相吻合,达到最优化教学的目的。

一线美术教师在“设计•应用”教学中尝试各种新型艺术媒介,出现了许多耳目一新的艺术设计作品,这是值得肯定的,但终究不是每个教师可以常态展示的。基于此,笔者对常见工具彩色水笔的技法特性进行了实践与研究。罗丹语:“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工具材料不存在优劣,每种工具材料都有自己独特之处,将它们发挥到极致,便可以达到最优化。工具材料与设计表现合为一体时,就能达到高境界。

彩色水笔,笔杆直而光滑,硬度较强,很适合学生拿握;其色彩鲜艳透明,易于涂色,且可叠色;笔头粗细不同,能画出不同笔触的点与线条。由于彩色水笔,比用水粉、水彩颜料画起来方便,又便于携带;与水粉、水彩比较在图案设计的工整精细层面更容易掌握。因此深受学生喜爱。

本文试图以《花的变化》一课为例谈彩色水笔在“设计•应用”教学中的技法特性与审美趣味。《花的变化》一课共分三课时进行,分别为花卉写生、装饰变化和纹样设计。彩色水笔在这一课中的应用也因内容要求、设计元素、风格特征等不同而由浅到深地层层推进。

一、花卉写生中彩色水笔点、线、块面的运用

花卉图案的变化是在观察、了解花卉的生长规律和形态特征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装饰变形,《花的变化》一课的教学第一课时为花卉写生。写生花卉时学生一般选择铅笔、黑色水笔进行线条勾勒,线描写生。作品朴素,略显单调,再侧学生写生时受写实性用线能力限制,可能导致作品的无趣味。

线条是彩色水笔的强项。如何让学生充分利用彩色水笔进行多种形式的写生,需要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和启发。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出示一组花卉照片。引导学生归纳花卉的外形特征、花瓣的形状、色彩等,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彩色水笔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造型语言。(图1)三种花瓣外形不同的花卉,分别可以选择点、线、面等不同的造型语言来表现。在写生时选择与花卉色彩接近的彩色水笔进行表现。并引导学生在写生过程中注意点线面的组合排列,恰当运用概括、取舍等观察与表现方法,使画面更具美感。(图2)如此触类旁通,学生在作业中灵活运用彩色水笔点线面的表现方法进行了尝试。如书本上鸢尾花的写生有线描、线描加水彩两种,学生用彩色水笔写生时,受法国修拉作品的启发,运用了点彩法。作品中注重对外形的强调、形体的几何化和色彩的科学化表现,产生别样的审美趣味。(图3

3

在展评写生花卉作业时,引导学生对彩色水笔这一工具材料特性的实践体验评价,并谈谈运用彩色水笔这一工具材料产生的作品审美趣味。总结如下:在写生中彩色水笔能较如实在表现花卉的颜色,明亮艳丽,对比强烈,光彩夺目。点、线、块面语言丰富,较易掌握,由点、线、块面等语言运用一定的排列组合,表现的作品产生秩序美、节奏美。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用点来表现作品时耗时较多;用线时容易产生凌乱感;用排线法画块面时由于纸张较薄重复涂色时容易起毛。花卉写生一课男生作业质量普遍较低,表现为线条硬朗僵直,色块不匀或留白。

学生用彩色水笔在花卉写生过程中,引起了学生对彩色水笔的深厚兴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为下一课花卉的装饰变化作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和有效延伸,并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进行提前思考。

二、花卉装饰中彩色水笔笔触的变化

笔触指作画过程中画笔接触画面时所留下的痕迹。落笔的轻重力度、运笔的快慢节奏,体现对象质感、量感、体积感和光影虚实的描绘能力。笔触和线条有某种相同的涵义,不同的笔触感觉有不同的表情特征和个性特征。花卉装饰变化的方法很多,一般有夸张变化、丰富变化和构成变化等。目的是使花卉的图形更具有装饰的审美性,更适合某种装饰的需要。本课在继续对彩色水笔点、线、块面的探究基础上,增加了对笔触糖化的尝试。

在装饰变化方法教学中,与学生共同解决上节课产生的问题。运用点进行表现时除了圆点,还可以有哪些点的拓展?小圆点耗时较多是否可以用快速的点来表现?用线时产生的凌乱感可否加以合理利用?重复涂色时容易起毛,是否可以从纸张的选择或借肋辅助工具得以解决?本节课要求学生选择一到两种装饰变化方法,充分挖掘彩色水笔的特性,尝试用个性的笔触进行花卉的装饰变化设计。下面例举部分作业进行分析阐述。

8

7

6

夸张变化的的手法具体方法有减化与夸张。几何化是减化的一种具体方法。喜欢用尺的男生设计出了几何化的月季。其中一位男生选择牛皮纸解决重复涂色时容易起毛的问题,利用尺进行排线,并根据底色合理选择了装饰性的色彩。(图4)而另一男生同样利用尺进行减化月季设计,并用看似凌乱却又统一的线条进行涂色,运用笔触产生不一样的质感,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图5)有位男生平滑的线条画不好,受石竹花边缘锯齿状的启发,用毛粗线勾勒石竹花的外形,然后填色,锯齿状线条产生一种粗犷的审美趣味。(图6)耐心细致的女生则用留细白线平涂色块法表现了紫色菊花。作品产生了计白当黑的装饰意趣。她在展评中为同学介绍经验:铅笔轻轻起稿,然后在铅笔线的两侧分别空一条白边,涂色,最后擦去铅笔稿线条。(7)丰富变化的主要方法有添加与组合。一学生在运用个性化的笔触表现出蓝色花卉后略显单调。在教师的引导下添加了另一种类似迎春花的黄色小花作为背景,丰富了画面的空间感,同时增加了聚散、疏密、色彩的对比。(图8)构成变化是通过形态、空间的构成对花卉进行一种特殊的装饰变化。如重复、分解等。学生在浅色卡纸上进行分形重复,运用大小、疏密进行花瓣的重复变化,并用点、线、块面进行装饰,产生了强烈的构成美感。(图9

9

如果说第一课时写生花卉中学生跨了一小步,引起了对彩色水笔的浓厚兴趣,那么在装饰变化一课中,学生更放手大胆地尝试了装饰性语言的丰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彩色水笔的笔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同时也引起了部分学生的思考:彩色水笔设计的花卉作品色彩过于浓艳,有时颜色杂乱。是否也可以象水粉、水彩一样调和出典雅或古朴等其他审美感受的色彩格调。

三、纹样设计中彩色水笔叠色的魅力

彩色水笔的色彩格调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因此第三课时纹样的设计就针对色彩进行深入尝试和探索。彩色水笔的色彩原色、间色较多,而复色较少。而且由于学生用色习惯的原因,总会选择高纯度颜色进行设计创作。作品多呈现艳丽明快的特点,甚至部分作品颜色杂乱,不协调。基于此,本课尝试运用彩色水笔透明可叠色的特性,进行侧重于色彩调和的纹样设计。

色彩调和指两种以上色彩在质与量上有着某种共同特征的画面效果,注重色彩结构的整体印象是否达到调和的感觉。色彩的调和可以理解为色彩之间配合得协调、适宜、有秩序、有条理,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等,产生和谐美,而和谐来自于对比和调和。

10

13

12

在纹样设计教学中注重色彩调和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尝试用彩色水笔透明可叠色的特性设计合适纹样。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纹样设计作品。部分学生选择类似调和,强调色彩要素中的一致性关系,使纹样设计追求色彩关系的统一美感。运用彩色水笔类似色或邻近色的叠色方式,使色彩变化微妙,层次丰富,统一而不单调。(图10)更多的学生选择对比调和,强调色彩的变化和组合的和谐效果。对比调和中的色彩各要素都处于对比状态,色彩效果更加活泼生动。学生通过面积的对比、组合的秩序、色彩的纯度等方式,使之既有变化又有统一的和谐美。(图11)部分学生受敦煌壁画色彩的启发,运用彩色水笔对比色的叠色方式,设计出以复色为主的纹样作品。平面化的大小色块,按照装饰色彩的秩序来组合色调,色彩浓重,浑厚,达到了“和而不同”的境地,产生了类似中国重彩工笔画特有的审美趣味。(图12)另有少部分学生通过笔触的运用,进行彩色水笔的叠色,产生了多变的风格化的色彩调和作品。(图13

学生在适合纹样设计中体验了彩色水笔透明可叠色的特性,在色彩调和中灵活应用,色调或统一低调,或明艳高调,或典雅高贵,或古拙朴素,产生了多样的审美趣味。

 

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至此,设计·应用领域《花的变化》一课落下帷幕,意犹未尽,然而对彩色水笔的技法特性和审美趣味的探索远不会因本课的结束戛然而止,将在下一课《图案之美》中深入挖掘,探索彩色水笔与其它工具材料综合应用的新尝试。笔者希望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抛砖引玉,以点带面,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探索方向、情感体验以及审美趣味,并将这种能力和精神折射到学生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7.

[2]尹少淳,段鹏主编.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美术[].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8-116.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常州市河海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519-85165862 地址: 常州市新北区百川路8号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 苏ICP备10201501号